新醫(yī)要聞

我校納米生物醫(yī)用材料研究中心團隊在納米探針領域取得研究新進展

時間:2025-05-13來源:? 陳紅麗 支靈通 作者: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編輯:史齊審核:王歡點擊數:

近日,我校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納米生物醫(yī)用材料研究中心王楠楠博士等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(fā)表“DPP dye-based ratiometric nanoprobe for visualization of ferroptosis-mediated acute/chronic liver injury via imaging ONOO?的研究論文,王楠楠為第一作者,研究生王靜和宰偉旗分別為第二和第三作者。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,河南大學張健副教授,我校姬盛路副教授和陳紅麗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。

作為一種新興的細胞死亡模式,鐵死亡是由鐵依賴性脂質過氧化觸發(fā)的,主要通過誘導細胞氧化還原失衡來介導器官損傷。ONOO?作為重要的活性氧和活性氮自由基,與鐵死亡介導的急性或慢性肝損傷密切相關。因此,開發(fā)一種原位實時監(jiān)測ONOO?的可視化工具,對于鐵死亡介導的肝損傷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。在該研究中,基于不對稱DPP染料設計了一個ONOO?激活的近紅外比例式熒光探針,經高分子修飾后,構建的納米探針獲得了更高的穩(wěn)定性和生物相容性。該探針特異性識別溶液和細胞中的ONOO?,并成功用于監(jiān)測鐵死亡介導的藥物性肝損傷和糖尿病肝病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過程中ONOO?的水平變化。此外,該探針憑借比例式熒光信號,比傳統(tǒng)的肝損傷和鐵死亡評價指標更快速、靈敏地診斷出急性或慢性肝損傷的早期過程,并評估了鐵死亡靶點對于肝損傷治療的可行性。因此,探針有望作為一種便捷靈敏的可視化工具,為鐵死亡介導肝損傷的準確診斷和治療提供強有力的幫助。

據悉,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為中科院一區(qū)Top期刊,影響因子為13.3。


新鄉(xiāng)醫(yī)學院版權所有  豫ICP備09007989號-2 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123號

新鄉(xiāng)醫(yī)學院黨委宣傳部設計維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