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我校公布了首批教學“金師”、科技“新星”計劃入選人員名單,我院趙宗亞副教授入選科技“新星”計劃(第三層次),并獲得科研經(jīng)費支持。
趙宗亞副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基于腦電、磁共振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精神疾病發(fā)病機制、輔助診斷、治療效果評價及非侵入式神經(jīng)調(diào)控技術等,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和省級項目2項,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(含共同通訊)在Molecular Psychiatry、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、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、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等國際知名雜志發(fā)表SCI論文17篇,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1篇,影響因子大于5的3篇,著有《腦電功能連接理論與實踐》一書,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,獲得專利授權(quán)5項,Brain-Apparatus Communication: A Journal of Bacomics雜志第一屆青年編委,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雜志青年編委,被邀請為Human Brain Mapping,Cerebral Cortex等雜志的審稿人。
據(jù)悉,科技“新星”計劃是學校為落實“3158人才工程”建設規(guī)劃,激勵引導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、致力科研創(chuàng)新,培養(yǎng)凝聚一批思想敏銳、專業(yè)扎實的青年戰(zhàn)略科技人才隊伍,資助有突出科研成果的科研人才開展前沿科學研究。經(jīng)個人申請、基層單位初審與推薦、學校復審、專家評議,首批科技“新星”計劃共資助29位教師。